城与刘表陪吃陪聊,蒯越和蔡瑁决定把一次酒局搞成鸿门宴,由他们来扮演一回范增。
刘邦的扮演者自然是他的后代刘备。
刘备能在乱世中摸爬滚打起起伏伏几十年不死,除了运气好之外,也离不开他对人心、对局势看得透彻,一旦看到情况不妙就当机立断采取应急措施,装死、逃跑、跳槽统统都用过。
来到荆州已经有几年了,刘备对刘表以及蒯越、蔡瑁等人的心思有一定的了解,他在酒局上比较警惕,发觉情况有些不对劲(《三国演义》中说是伊籍报信,是很有可能的),就以上厕所为借口溜了出去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身上马,二话不说直奔襄阳城外。
刘备此时的坐骑,名叫的卢。这是一匹青史留名的马。
据傅玄的《乘舆马赋》序文记载,的卢马原来归曹操所有(不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张武),不过也是一匹怀才不遇的马,没有人认出它是一匹千里马。如果没有遇上刘备,它很有可能要辱没于奴隶之手、骈死于槽枥之间了。
刘备依附曹操的时候,曹操对刘备很不错,让他到养马场挑选好马。
刘备先在一百多匹上等马中看了又看,没有一匹中意的,然后到普通马中间挑选。的卢马(当时应该还没有名字)就在普通马中间,瘦骨嶙峋其貌不扬,没有人看得上,但刘备偏偏选中了的卢马。一起陪同刘备挑马的人都忍俊不禁偷着乐,认为这哥们儿真是不识货,放着好马不挑挑劣马。
等到后来刘备逃往荆州时,骑着的卢马,逃跑的速度那叫一个风驰电掣,追兵根本望尘莫及,人们这才服了刘备的眼光——不只是看人准,看马也准啊!
这次刘备遇难,也多亏了的卢马。刘备逃到襄阳城西,面前有一条叫檀溪的河流,挡住了去路。眼看后面追兵已近,刘备只好冒险纵马跳入河中,想渡河逃命,不料水流太急,的卢马在中流沉溺,刘备几乎要淹没水中。
刘备命悬一线,情急之下不禁叫道:“的卢啊,今天就靠你了,加把劲!”(今日厄矣,可努力)之后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:的卢马一跃三丈,载着刘备渡过檀溪顺利脱险(《三国志》注引《魏晋世语》)。
东晋史学家孙盛对这件事的真实性提出了严重质疑,认为如果发生如此不愉快的事件,刘备怎么会与刘表相安无事,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冲突?
我认为,虽然傅玄的文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,但刘备在襄阳差点遇害这件事完全有可能发生。
理由一:刘备不能跟刘表翻脸。翻脸了刘备没地方可去,又要过起漂泊无依的生活,所以只能忍着。装作没这回事,是他最好的选择,不可能要求刘表给个说法。
理由二:这次不愉快事件不是刘表主使。刘表并不想除掉刘备,否则刘备逃得过初一终究逃不过十五。《魏晋世语》的记载也明确了这一点。
理由三:蒯越、蔡瑁确实与刘备不合,互相看不顺眼,矛盾很大,后来刘表一死他们就分道扬镳了。所以蒯越、蔡瑁谋杀刘备是很有可能的。一次谋杀不成功,刘备必然会加强戒备;同时,刘表虽然不至于严肃处理他们,但免不了要批评一番,他们应该会有所收敛。
总而言之,刘备在荆州刘表的屋檐下,始终是矮着一头,有吵有闹,凑凑合合过日子。
这一凑合,就凑合了整整七年。
有吵有闹过日子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